打击“电耗子”要从源头着手
据报载,近日,恩平市圣堂镇村民由于水泵被偷,该镇龙塘村大片田地没法耕种,田地一片荒芜,村民心急如焚(详见《江门日报》2008年4月11日A02版)。无独有偶,市区建设路11号也因电线被盗剪,居民一天都用不上电(详见《江门日报》2008年4月21日A05版)。电线电缆被盗,俨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统计,2007年,我市盗窃、破坏电力设备犯罪行为日益猖獗,仅蓬江、江海两区就累计发生1696起电力设施被盗窃、破坏案件,平均每天发生近5起,直接经济损失420多万元。
盗窃、破坏电力设备行为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扰乱了市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犯罪分子偷剪一斤铜线可能只需几分钟,仅能换取几十元钱,而电力工人抢修时可能要花费10倍甚至百倍的成本和精力,导致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空调、电扇无法运转,居民饱受酷热煎熬;交通信号灯不能正常工作,引发交通事故;道路黑灯瞎火,影响居民出行和人身安全;工厂机器停止运行,生产线上大量产品成为废品,损失惨重;手术台上一片漆黑,病人生命悬于一线……
其实,盗窃电线,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代价也是极其惨痛的。如果是正在使用的高压线,那就有生命危险;如果是普通电压电线,根据刑法第118条规定,破坏电力设备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铤而走险?笔者认为,首先是犯罪分子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大局意识的淡薄,以为盗窃电线如偷人家菜地里一两根黄瓜那么微不足道,即使有什么不对也不会处以什么极刑,对国家、对社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更不得而知;其次,还是受高额利润的驱使。电线电缆无所不在,偷盗容易,可以说随手拈来就能卖钱;此外,存在是因为有需求,废品收购市场的不规范无形中成了销赃和滋生犯罪的温床。
笔者认为,要彻底杜绝盗窃电线的现象发生,就要从思想和市场两大源头着手。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媒体、户外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破坏电力设施的严重后果和国家打击的决心,提高国民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大局意识;其次,从防范入手,规范废品收购行业,堵住破坏电力设备案件的犯罪源头,对于明知是盗割的电线而非法收购的,要以销赃罪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