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居民收入早日翻番

笑忘书15年前涂鸦作品1292

  据报载,从2001年至2006年,我市在岗职工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比同期GDP增速低1.6及7.4个百分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详见《江门日报》2008年7月17日A03版)。

  如何判定一个地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否落后于经济发展呢?报道指出,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的变化,能从总体上反映居民收入是否与经济同步增长,而我市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并不高,2006年为39.38%,比1999年的48.18%下降8.8个百分点,在珠三角8个市中处于垫底位置。笔者认为,这表明在我市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并未能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不仅不利于消费的上升,还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收入增长一直是引人瞩目的话题,可就目前来看,在工资总体水平不高的大环境下,部分底层劳动者本来就不怎么宽裕的日子,在物价频涨面前就更加捉襟见肘了。“什么时候工资也能涨涨”成了大多数市民的心声。可喜的是,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百姓更多地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我市,也提出未来5年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笔者认为,要实现收入翻番目标,首先要在加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下功夫,如实行免费培训,加快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鼓励企业招收本地农民工。鼓励发展“三高”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业经营收入。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户增收等;其次,在提高工人、干部收入水平方面,要注重提高一线工人的收入水平,指导用人单位建立与员工工作年限、工作水平等因素挂钩的一线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和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公务员津贴补贴正常增长机制。此外,还应加强对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和教育扶助,如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城乡低保工作,以免费和奖学金等方式帮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等。

相关文章

用坚强和乐观对抗磨难

  近日,一四川籍男青年因被工厂辞退,一时想不开,酒后爬上江门铁桥,欲跳江自尽。现场施救人员与围观群众,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耐心劝导,最终用四川灾民坚强面对大地震的事例,说服该男子放弃了轻生念头。(《江门...

求职纳贤何不各退一步

  江门市2008年秋季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日前落下帷幕,154家招聘单位拿出2800个岗位招贤纳才,吸引了约4000多名求职者进场应聘,可满意者却寥寥无几。一方面,用人单位不满意,觉得求职者的经验和...

从争当村官到乐当村官

  前天举行的2009年江门市春季大型公益性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吸引了1.8万名求职者进场应聘,求职人数创历年新高,这其中,市委组织部现场开展的“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当村官”宣传活动可以说是一大亮点...

治理“小金库”需下猛药

  近日,随着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号角的吹响,我市也提出从现在起到今年底,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并公布举报方式,鼓励群众举报,最高举报奖...

健康,其实就这么简单

侨乡江门,有着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名字。但众多美誉之中有一项也许并不为人们所熟知,那就是长寿市!有数据表明,江门目前百岁以上寿星总数比广东省平均数高出一倍,比全国高出3倍。按人口比例计算,江门市已经成为...

铁腕彰显政府责任与决心

  连日来,《江门日报》陆续刊登了我市各地查处整改违法违规用地的一些稿件,卫星下现原形,江海区一违法占地建筑被拆除;整改不手软,蓬江区拆迁整改违建22700平方米”;新会向违法违规用地“开刀”,整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