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正当时 起步需谨慎
几年前,北大才子毕业后选择当屠夫卖猪肉的新闻曾一度传遍大江南北,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此行为是否浪费人才的大讨论,然而数年之后的今天,受高校扩招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正日益严峻。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于创业大潮中来,如今,大学生毕业后开个小店,甚至回乡养猪、养鸡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为鼓励和支持他们自主创业,中央和地方近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我市不久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其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收费;此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还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当代大学生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再加上他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可以说,大学生自主创业正当其时。然而,大学生创业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弊端,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很多人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又或者草草起步,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因此,在扬帆起航之前,大学生们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创业项目的选择,做好前期市场调查,确定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等等。
此外,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营造更加健康有利的环境,如给予更多资金、政策扶持,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适当扩大贷款规模,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等等。地方政府、劳动部门以及高等院校还可以开设形式灵活的创业培训、咨询等服务。
万事俱备,乘着时代的东风启航,我们有理由这样憧憬:犹如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下海经商,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博弈者们一样,5年或者10年之后,如今这一批投身创业大潮的大学生们或将成长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一代中坚力量。